4日12时至7日12时,**人民解放军在台岛周边进行重要军事演训行动,并组织实弹射击。4日的实战演训实现了哪些突破?意义在哪里?总台记者专访国防大学教授孟祥青,带来**新解读。
这次实战演训都有哪些兵种?以哪些战区为主,打什么弹种?
孟祥青介绍,此次演习以东部战区为主,其他战区也有兵力参与,说明我军各个战区的密切配合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,也说明了联合作战能力的大幅提升。
4日的演训中进行了实弹射击,主要是两种火器:陆军的远火实弹射击和常导射击。这也是常导系统**次穿岛进行射击演习训练。
解放军常规导弹穿越台岛意味着什么?
孟祥青介绍,此次演训的激烈程度和震慑力都远超以往,实现了多个首次:
首次离台岛**近演习;
首次对台岛实施合围;
首次在台岛以东设实战射击靶场,对“**”形成了巨大的威慑力;
火力试射首次穿越台岛,且穿越了爱国者导弹密集部署的空域,同时在**国“宙斯盾”的眼皮底下**准打击目标。这说明我们的军队在远海远域看得见、打得准。
首次组织航母编队威慑**演练,构建海上立体作战体系。
孟祥青表示,8月2日晚佩洛西窜访台湾的同时,解放军已经严阵以待,全程跟踪。佩洛西当时的专机起飞后,按正常航线是应该直接到达台湾松山机场,但是佩洛西的专机舍近求远,绕到了菲律宾的上空再飞到松山机场。这是因为我军已经在台湾岛的南部、东南部和巴士海峡部署了海军兵力,同时在东部和北部也部署了军力,对它形成了震慑作用。
这次实战演训有何意义?
孟祥青表示,这次实战演训**重大的意义,**就是针对**台的勾结,第二是针对“**”势力的叫嚣。我们这次的演习对“**”势力和对外部干涉势力是一个沉重打击。
来源:**军网-解放军报
第74集团军某旅锻造过**砺兵“磨刀石”——
一记重拳打破练兵套路
■李润杰王哲浩
“报告!两台步战车‘损毁’,人员出现‘伤亡’……”盛夏时节,粤北某地,第74集团军某旅一场阵地攻防演练激战正酣。处于防御态势的蓝方依托有利地势,一次次击退红方进攻。
“现在迫切需要找到进攻的突破口,谁有好办法?”“敌”阵地**攻不下,红方指挥员吴太白十分焦急。他目光投向大家,期待着满意的答案。
“我建议,采取正面佯攻加两侧**抄方式再次组织进攻。”参谋黄斌说,“蓝方正面火力较强,但阵地侧面坡度较缓且工事不多,有利于攻上阵地围歼‘敌人’。”
听着黄斌的建议,吴太白不时点头。考虑到两侧树丛茂密,不方便装备机动,他与大家商议后决定兵行险招——将后方防卫力量也加强到两侧。
“先头分队已接近‘敌’阵地,进展顺利。”各分队依令行事,黄斌的办法初显成效,吴太白松了口气。孰料,此时后方指挥所警**哨突然发出警报——蓝方分队趁着红方守备力量薄弱,已悄然接近指挥所。
红方分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,来不及组织有效抵抗,指挥所便被蓝方攻下。
蓝方之举令红方官兵颇感意外:以往组织阵地攻防演练,蓝方多是按部就班组织阵地防御,招式基本都在红方预想之内。然而,这次蓝方不但防住了进攻,还趁机巧出重拳端了红方指挥所。蓝方这一拳打醒了红方,败中思进,他们对战场对抗有了深切认识。
“战场上,‘敌人’是不会坐以待毙的!平时训练,只有不断加大难度、升级战法,多与高手过招,才能锤炼过**能力、磨砺胜战刀锋。”该旅作训科参谋说,为切实发挥蓝军“磨刀石”作用,旅里多次与友邻单位就蓝军分队建设开展研讨交流,并邀请专家结合战例围绕战法训法进行专题授课。同时,他们打破“红胜蓝败”固有套路,在实践中布难局、设险情,让红蓝双方通过真打实抗训战法、练攻防,推进战训耦合走深走实。
红蓝双方对抗激烈,训练质效不断提升。随着实战化演训任务推进,该旅官兵战场意识不断增强、作战能力进一步提高,都期待着跟蓝方分队的下一场实打实较量。
红方官兵组织阵地进攻。曾庆丰摄